7月28日是
第15個"世界肝炎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是
"社會共治 消除肝炎"
肝炎
這一"隱形健康殺手"
常常被忽視
但它離每個人都不遠
在南昌大學一附院感染科門診,44歲的張先生正在咨詢醫生。他說,自己從小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但一直覺得"沒癥狀就是沒病",直到最近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并來到醫院進行檢查。
在江西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南昌大學一附院感染科主任醫師鐘淵斌看來,王先生除了患有乙肝,還有重度脂肪肝,除了要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外,還要控制好體重,定期監測肝功能。“我們建議30歲以上的、只要DNA是陽性的,就建議他(她)積極地抗病毒治療,減少將來發展到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鐘淵斌說。
統計數據顯示,肝炎疾病負擔較重,乙肝病毒感染者約7000萬,丙肝感染者約900萬,我國每12人就有1人患肝病,而且乙肝、丙肝是導致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每年有90萬乙肝患者發展為肝硬化,30多萬發展到肝癌。
“肝炎病毒感染以后,大多數患者是沒有癥狀的,很隱匿,往往需要去抽血做篩查才能發現。那么我們國家公眾的話,對肝炎的認知率,基層對乙肝、丙肝的篩查診斷率還是比較低的,治療率就更低的,所以我們今年提出的宣傳主題是社會共治。”鐘淵斌表示,對付肝炎,得拿起主動篩查的“武器”,早一步發現,就能多一分治愈希望,尤其是重點人群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員、有多位性伴侶人員、吸毒人員、糖尿病患者,還有育齡婦女、準備做免疫治療和化療的患者等。
預防肝炎其實并不難,乙肝疫苗接種,是目前最有效的保護措施。
由于乙肝、丙肝主要經過血液、性接觸、母嬰途徑傳播,除了打疫苗之外,也要切斷傳播途徑。不過,日常共餐還有擁抱等是不會傳染的。
另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減輕肝臟負擔,合理飲食,葷素搭配都可以增加肝臟解毒能力,作息要規律,晚11點前入睡,適當運動可以增加肝臟血流量。同時,不要經常性飲酒,不能濫用藥物,尤其是一些中藥、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