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創新藥行業出海爆發與高成長機遇,$N科創創新藥ETF國泰(589720)于8月1日上市交易。去年“9·24”到今年 6 月 13 日的市場反彈期間,該ETF跟蹤指數漲幅大于港股創新藥指數,從歷史經驗看,科創新藥指數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時,或有助于更好地捕捉科創板彈性。
創新藥行業投資價值分析
我國創新藥產業近年來在全球舞臺上綻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2025 年更是在多個維度實現了突破性進展。從出海進程的加速推進,到在 ASCO 大會等國際學術舞臺上的亮眼表現,再到國內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創新藥行業正步入黃金發展階段。當下市場活躍資金對創新藥行業的關注度也日益攀升,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創新藥出海大爆發,對外授權規模和質量雙升
2025 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金額高達 608 億美元,已超 2024 年全年水平,表明中國創新藥的研發實力和產品質量正獲得國際市場的高度認可。眾多跨國藥企積極尋求與中國創新藥企的合作,通過授權許可等方式引入中國創新藥產品,不僅為中國創新藥企帶來資金支持,更加速了中國創新藥出海步伐,提升國際影響力。
圖:2023-2025年
中國藥企重要BD出海項目
數據來源:wind,醫藥魔方,上市公司財報,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等。
風險提示:個股僅供行業基本面說明,管線可能存在更新時間差異,不作為個股推薦。
ASCO 大會臨床數據優異,研發實力凸顯
2025 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中國創新藥企業大放異彩。多家國內創新藥企業展示了優異的臨床數據,涵蓋 ADC、雙抗和新一代小分子等多個領域。在腫瘤治療領域,部分國產創新藥在療效與安全性上均展現出突出表現,部分藥物的初步臨床數據甚至超出市場預期。
數據來源:wind,醫藥魔方,上市公司財報,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臺等
風險提示:個股僅供行業基本面說明,管線可能存在更新時間差異,不作為個股推薦。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創新藥行業發展生態優化
1.政策支持創新藥研發與審評審批
國家層面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大對藥品醫療器械研發創新的支持力度。202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文件明確提高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質效,鼓勵創新藥研發。從結果上看,2025年7月底,國家藥監局統計數據顯示,在 2025 年上半年批準 43 款新藥上市,同比增長 59%,創歷史同期新高,體現政策推動下研發成果的加速落地。
2.完善醫保與商保支付體系
支付端政策持續優化,國家醫保局推動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目錄并啟動 2025 年醫保目錄調整,明確支持態度;2025 年 7 月首次提出設立商保創新藥目錄,以 “保密協商定價” 承接高價值藥品,助力解決支付難題,提升創新藥可及性與市場需求,為企業商業化提供保障。
圖:2024年以來創新藥部分支持政策
數據來源: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務院辦公廳,國盛證券研究所
一鍵布局前沿創新藥,科創創新藥ETF國泰(589720)上市
從前文分析可見,創新藥是一個由政策、市場和研發共同驅動的產業投資機會,而科創創新藥 ETF 國泰(589720)則為投資者提供了布局這一領域的便捷工具。下面具體介紹一下該產品的投資價值:
從跟蹤指數來看,科創創新藥 ETF 國泰(589720)跟蹤的是上證科創板創新藥指數,選取科創板創新藥公司中日均總市值排名靠前的 30 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實行季度調整,便于快速納入新上市優質企業,及時反映行業動態與標的變化。
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均為科創板中具有代表性的創新藥企業。以 biotech 為主,布局具備成長潛力的創新藥管線。部分已進入臨床或已成功上市,展現出廣闊的成長潛力和發展空間。
信息來源: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數據來源:wind、時間截至:2025年6月30日;風險提示:權重股權重會隨指數成分股調整,市場漲跌變化,僅供參考,非個股推薦。
在市值分布方面,科創板創新藥指數呈現出鮮明的中小市值特性,其中 50% 的權重集中在市值小于 100 億的區間。這種市值結構有助于在市場波動時增強指數的彈性,更適合成長型投資者關注。
數據來源:wind,中證指數公司,分類標準參照申萬三級行業,截至2025年6月30日。
風險提示:指數包含成分股數量、市值、行業分布等會隨公司事件,成分股調入調出,市場漲跌等因素變化。
創新性分布角度,科創新藥指數的創新程度相對更高,成分股純創新藥企占比高達 70%。相比之下,港股創新藥指數中傳統藥企轉型或 CXO 公司占比相對較高,純創新藥企占比不到 50%;中證創新藥指數中這一比例更是僅約 16%,因此科創新藥指數創新屬性更為突出。
數據來源:wind,創新性分布基于對公司業務理解之上進行主觀判斷,可能存在誤差,截至2025年6月30日。
風險提示:指數包含成分股數量、市值、行業分布等會隨公司事件,成分股調入調出,市場漲跌等因素變化。個股僅供行業基本面說明,不作為個股推薦。
此外,該指數還具有高研發強度的鮮明特點。2024 年,科創板創新藥指數的研發費用率達到 40%,遠超港股創新藥指數和中證創新藥指數。這一數據側面反映出該指數成分股以中小市值的 biotech 公司為主,研發投入強度較高,未來的潛在成長空間也較為廣闊。
數據來源:wind,上市公司財報,2021年-2024年年報,研發費用及營業收入同比增速采用Wind數據或整體法加總計算。風險提示: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
從指數行情表現角度,由于指數成分股多為中小市值的高成長創新藥企,2023年上半年,受醫保談判、美聯儲加息等影響,科創新藥指數跌幅相對較大,但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反彈期間科創新藥反彈力度相對更強,明顯跑贏其他主要的醫藥指數。
數據來源:wind,市值中位數截止2025年5月30日,收盤價截至2025年6月13日。
風險提示: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
對比主要高彈性指數,在2023年上半年下跌行情當中,科創創新藥指數的跌幅小于港股創新藥以及恒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而在去年“9·24”到今年 6 月 13 日的市場反彈期間,該ETF跟蹤指數漲幅大于港股創新藥指數,從歷史經驗來看,科創新藥指數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時,或有助于更好地捕捉科創板彈性,尤其在反彈初期階段領先優勢明顯。這源于科創新藥聚焦創新賽道,成分股以高成長biotech為主,研發投入激進,管線長期成長潛力大,對臨床數據讀出、出海等事件催化反應更敏感,疊加科創板政策與流動性加持,指數反彈強度更勝一籌。對投資者而言,這種更強的彈性動能意味著在市場回暖時能更高效地捕捉板塊紅利,尤其在創新藥行業景氣度提升期間,更精準地分享科創板創新藥的成長彈性。
數據來源:wind,下跌統計區間為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8月22日,反彈統計區間為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6月13日。
風險提示: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業績。
從ETF產品本身來看,科創創新藥 ETF 國泰(589720)上市后二級市場漲跌幅限制為20%,相較于部分跟蹤港股創新藥或中證創新藥指數漲跌幅限制為10%的ETF,其彈性相對更強。在板塊或市場大幅漲跌時(如去年 “9?24” 指數單日漲超 10%),這一特性或有助于更緊密地跟蹤板塊行情表現。
綜上,科創創新藥ETF國泰(589720)聚焦科創板創新藥企業,跟蹤匯聚30家代表性優質公司的上證科創板創新藥指數,以高成長biotech為主,這些企業管線潛力大、研發投入強,指數創新屬性突出,有助于更精準捕捉行業核心成長動能。指數表現彈性較強,產品20%漲跌幅限制使其更貼合板塊波動,是成長型投資者分享創新藥紅利的便捷選擇。
展望后市,創新藥行業在出海持續突破、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以及中國創新藥企業研發實力穩步提升的多重驅動下,正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想要把握創新藥行業高成長潛力與國際化浪潮機遇的小伙伴們,可以關注$N科創創新藥ETF國泰(589720)。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